体育明星

  • Home
  • 思考女真人为何能迅速崛起,灭辽,灭北宋?(蜀国的历史中有一个叫花蕊夫人的人吗?)

思考女真人为何能迅速崛起,灭辽,灭北宋?(蜀国的历史中有一个叫花蕊夫人的人吗?)

1、思考女真人为何能迅速崛起,灭辽,灭北宋?

相比于“控弦三十万”的匈奴、“马三百余万匹”的鲜卑北魏、“有兵一百六十四万二千八百”的契丹,女真起兵之初看起来是相当弱小的。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生女真各部之时,兵力不过万余人,在史书中“创造”了所谓“三千七百胜十万”“两万胜七十万”之类的夸张战绩,以至于有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传说。

但那时的女真人真的有这么强大吗?也不尽然。直到靖康之变的时候,女真人依旧缺乏攻城能力,这对拥有高墙坚城和丰厚粮食储备的北宋并没有致命威胁。至于野战,金兵除了“坚忍”之外,并无其他所长,战略上亦无高明之处。

然而,女真人依旧是短短十数年完成了“平辽灭宋”的壮举。纵观这期间发生的种种,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完成一次高难度的历史壮举,不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乃至神一般的队友,很多时候更需要猪一般的对手来配合,正如德国军事家施利芬大将分析坎尼会战所说那般,汉尼拔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离不开瓦罗“亲密无间”的配合。

于是,女真人这回十分幸运地赶上了宋辽朝堂遍布“瓦罗”的“历史进程”。至于智商在线或者不愿意装作“瓦罗”的都被排挤掉了,比如李纲、宗泽、种师道等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厦将倾无力回天。

女真人真的兵不满万?

1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最早是笔者在百家讲坛听到的,来自于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当时笔者不疑有他,后来才知道这是女真人记载契丹人说的,颇有自吹自擂的嫌疑。

不可否认,女真人起兵之初,生女真人口仅有十几万,加上物资匮乏,确实很难凑出一万以上的战兵。而在起兵之前的百余年里,女真一族也确实饱受契丹人的欺压,并且无力反抗。

然而生女真并不孤独。除了生女真,还有以渤海国故地的熟女真为代表的“系辽女真”,仅渤海国便有十几万户、“胜兵四五万”。二者同属靺鞨系,高层世代联姻,又不受东胡系的契丹、奚、蒙古诸部待见,算是难兄难弟了。

渤海人(粟末靺鞨)是女真反辽的重要助力

契丹的民族矛盾一直十分尖锐,处处都是压迫,只不过契丹强盛之时,女真人不敢反抗,只能默默忍受暗无天日。而一旦契丹衰弱,便处处都是反抗。女真人起兵后,渤海国故地高永昌也趁势起兵脱离契丹统治。

由于女真人战胜过高永昌,加上“渤海女真是一家”的宣传口号以及“先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的政策,成功地将渤海人拉到了自己一方,于1115年左右形成了统一的靺鞨系国家,国号为“金”。

此时金国已经是人口近百万,战兵十余万的强大势力,不再是那个看起来原始的部落联盟了。即使这时候真的“不可敌”,也是因为女真人获得了兵力上压倒性的优势。

灭亡契丹之后金国更是拥有了数十万兵力,以至于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第一次南下攻宋的军队竟有30万之众(出自《中国古代军事通史》南宋、金卷),光是前去堵潼关防止西军救援开封的兵力就达到5万了。

于是,当年轻视女真人的北宋、契丹没多久便“坟头草丈五”了。

女真人真的满万不可敌?

思考女真人为何能迅速崛起,灭辽,灭北宋?(蜀国的历史中有一个叫花蕊夫人的人吗?)

2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是幻觉。

女真人满万之后并没有“不可敌”,哪怕在看起来“摧枯拉朽”的平辽灭宋过程中,女真人的某些经历也是苦不堪言的。

金兵第一次南下攻宋,一路上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便包围了开封府。只是好景不长,各路援军赶来京师勤王,不仅打破了金兵的包围,甚至逼得女真人只能吃马饲料苟活。若不是投降派扯后腿,北宋甚至有机会全歼金兵的东路军。

只是,这并不能为北宋挽回些许颜面,不过是进一步反映了“靖康之耻”为何被称之为“耻”。

而北宋、契丹破灭后,仍然保留了大部分军队。

其中,耶律大石率兵远走西域,建立西辽,并在不久后于卡忒汪战役中以两万兵力大败十万塞尔柱突厥联军;北宋主力部队西军则延续到了南宋,成为南宋的川陕驻屯大军,并在吴玠等人率领下于和尚原、仙人关等地多次大败金军。更不用说岳家军那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了。

辽国旧部还能建立西辽

到了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攻守之势已经彻底逆转。岳飞不仅多次大败金军、兵锋直抵开封,接受其领导的李宝、梁兴等部义军甚至攻下了幽州,女真人则逃窜回东北老家,连被女真人关押的南宋使节洪皓都知道“岳帅之来,此间震恐”了。

只可惜秦桧、赵构的卖国行径让“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了。

契丹连番内乱与北宋战略过时

3

诚然,女真人起兵之初的确对契丹打出了摧枯拉朽般的战役,但这也是建立在契丹不修武备、内部不稳以及轻敌的基础上的。

澶渊之盟带给契丹来了百年和平,导致契丹军队已经基本不具备作战素质了,甚至部分军队连阵列都做不好,以至于女真人随便一冲击作战序列即告崩溃,所谓“一触即溃”是也。所谓“三千七百胜十万”的出河店战役就是这种情况。

轻敌又使得契丹人没有集中优势兵力一次性歼灭女真人,愣是把系列战役搞成“添油战术”,女真人的部队不仅得到了战争的锤炼,还缴获足够多的装备。

待契丹人意识到问题所在,一次性集中二十万骑兵(出自《契丹国志》),号称七十万骑前去讨伐之时,又赶上内乱爆发,只能后队变前队赶回去平叛,又被女真人衔尾追击,于是所谓“两万胜七十万”的护步达岗战役诞生了。

金灭辽的一些战役堪称玄幻

乐盈VI

也是因为内乱,辽将耶律余睹等人投靠女真人,使得女真人的势力得以像滚雪球一般地扩张。而契丹元气大伤,无力组织反击,很快辽末帝耶律延禧兵败被俘,契丹灭亡。

北宋的表现更是“突出”。女真人南下几乎如入无人之境,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便包围了开封府,北宋初展现出强大战斗力的河北军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

河北是京师的门户,北宋初期河北地区驻扎禁军兵力约为22万,以“弹性防御”的方式阻击北方敌军。若是敌军倾国而来且选择绕开河北军,则出动15万京师禁军作为总预备队与敌军决战,河北军从侧后方包抄,“扼其归路”、“击其惰归”。王安石变法之时,借机整顿禁军,彼时河北军也是以甲器精良著称。

只不过王安石变法时的置将法,规定禁军不再换地方轮戍,当时北宋用兵终点是西夏,西北禁军久经磨练,而河北禁军长期无仗可打,退化严重;另外王安石变法终结之后,河北军管理也有问题,既未裁汰老弱,也没有检视缺额,两方面加起来,最终后果就是河北禁军迅速衰落。

一方面军队缺额十分严重,某些部队实际人数只有编制人数的两三成且大部分是老弱病残,以至于一千人的编制往往只有二、三十可战之兵;另一方面武器、铠甲损坏得不到补充,甚至有的部队边境巡逻时手里只有木棍做武器。也难怪两千河北军面对金军十七骑的冲击一触即溃这么魔幻的事情都能发生。

此时,河北军实际总兵力不足10万,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京师禁军更是只剩下殿前司一个空架子,不过是一个编制不到三万人的仪仗队,聊胜于无罢了。

西军倒是兵强马壮,总兵力二十余万,由于近几十年一直拓边西北,战斗力还是有保证的。但西军不熟悉河北地区的地理情况,也不熟悉河北、河东两地长期对契丹作战形成的弹性防御体制。

于是,河北空虚不仅导致门户洞开,失去屏障的京师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同时也意味着北宋开国以来实行的弹性防御策略彻底破产。

北宋的弹性防御策略已经时过境迁

面对女真人的大纵深突破,北宋方面根本无法像百年前那般组织起连绵的防御线,也无法形成有力的重兵集团威胁女真人侧后,只能在个别军事重镇中困守,放任女真人突破到了京师。

金军南下与北宋强弱无关

4

很多人认为,女真人是看到北宋软弱可欺才决心南下侵略的。其实也不尽然,女真人的军政制度决定了无论北宋强弱,他们南下才是正常的选择,不南下才是不正常的。

很多宋金战史的爱好者过分注重于双方战术、战略层面的东西,往往忽视了女真人的军政制度及其对军事活动的影响。

军事上的谋克猛安制自不必多说,政治上的勃极烈制度与兄终弟及制导致了女真人的内部矛盾极为激烈且派系问题较为复杂,这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比如女真人既无法通过政治手段妥善解决继承人问题,也无法执行稳定的内政外交策略。

简单地说,灭辽之后,女真人内部有四个派系:太祖系、太宗系、国相系、旁系。

太祖系是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及其子绳果、宗望(斡离不)为代表,太宗系是以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及其子宗辅(讹里朵)、宗干(斡本)、宗弼(“四太子”兀术)为代表。

按照兄终弟及的规则,阿骨打死后由吴乞买接班,嫡长子绳果与手握重兵的宗望则有志于接班吴乞买,因此被太宗系提防。太宗系内部也不团结,宗干、宗弼是一伙的,跟宗辅有矛盾。

金兀术这么彪,也不过是掌权者之一而已

国相系是以阿骨打的堂兄完颜撒改及其长子宗翰(粘罕)、附从娄室为代表,因为国相系在灭辽战争中战功卓著,可以说是为金国打下了半壁江山,也因此遭受太祖系和太宗系的排挤和提防,后期可以说是郁郁不得志。

旁系则是以金太祖、金太宗之弟谙班勃极烈斜也为代表,有志于接班吴乞买,这跟绳果、宗望的目标直接冲突。太祖系的宗望和绳果在明面上都想接班,太宗系的宗干和宗辅在背后下手。总之就是完颜部自己乱斗,其他部被卷进漩涡。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继续扩张才能暂且解决内部矛盾,无论胜败都可以。“军事是政治在另一个层面的继续”。军事行动是政治需求的产物,是无法通过政治手段完成的目标以暴力手段解决的结果。

金人如此复杂的内部政治斗争,必然决定了他们在战略上在这个时期是以无限制扩张为主要宗旨的。

固然,金太祖本人对于取得辽地已经比较满足,主观上并无意继续扩张,但新生代的后起之秀则不会答应,在金太祖去世以后,太宗系统的将领也绝不会答应。

若非如此,女真人大概率是没有南下的可能性的。只不过恰逢北宋内部有严重问题,被投降派葬送了百年基业之后,最终便宜了女真人。

2、蜀国的历史中有一个叫花蕊夫人的人吗?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妓出身的贵妃。前蜀亡后,后唐庄宗以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蜀后,后唐内乱,庄宗被杀,孟知祥野心膨胀,训练甲兵,到后唐明宗死后,孟知祥就僭称帝号,但不数月而死,孟昶继位。孟知祥处心积虑,昼夜辛劳所创下的局面,传到孟昶的手上,十年不见烽火,不闻干戈,五各丰登,斗米三钱,都下仕女,不辨菽麦,士民采兰赠芬,买笑寻乐,宫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妓,词臣狎客,装点出一幅升平和乐的景象。孟昶是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他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妃嫔之外另有十二等级,其中最宠爱的是“花蕊夫人”费贵妃。孟昶天天颠倒在宫女队里,每逢宴余歌后,略有闲暇,便同着花蕊夫人,将后宫侍丽召至御前,亲自点选,拣那身材婀娜,资容俊秀的,加封位号,轮流进御,其品秩比于公卿士大夫,每月香粉之资,皆由内监专司,谓之月头。到了支给俸金之时,孟昶亲自监视,那宫人竟有数千之多,唱名发给,每人于御床之前走将过去,亲手领取,名为支给买花钱。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红栀子花,于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种植牡丹,并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阳。不借派人前往各地选购优良品种,在宫中开辟“牡丹苑”,孟昶除与花蕊夫人日夜盘桓花下之外,更召集群臣,开筵大赏牡丹。那红栀子花据说是道士申天师所献,只有种子两粒,它开起花来,其色斑红,其瓣六出,清香袭人。由于难得,便有人模仿那花的样式画在团扇上,竟相习成风。每当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都如铺了锦绣一般,时近中秋,后主命驾往游浣花溪,罗列水嬉,一片莺莺燕燕,口呼万岁,真个是风流天子,千古盛事。然而就在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不道流年挟弹骑射,游宴寻诗的时候,中原地区的后周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检点赵匡胤效法郭威,演一幕“黄袍加身”的闹剧,取代后周而君临天下,国号宋,改元建隆整军经武,南征北伐,目标逐渐指向后蜀。花蕊夫人屡次劝孟昶砺精图治,孟昶总认为蜀地山川险阻,不足为虑。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太祖赵匡胤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六万向蜀地进攻,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竟不战而溃。孟昶对花蕊夫人说:“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乾德三年元宵刚过,司空平章事李昊草表,孟昶自缚出城请降,自王全斌出兵之日算起,才六十六天后蜀灭亡,比起前蜀王衍被后唐所灭还快,而两次草拟降表的都是李昊,于是有心情忠愤不平的人晚上在李昊的家门上写道:“世修降表李家”。绿柳才黄的时候,孟昶,花蕊夫人与李昊一行三十三人被押赴汴梁。到汴梁后,孟昶被封为秦国公,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宋太祖赵匡胤如此优待孟昶,只因他久闻花蕊夫人艳绝尘寰,欲思一见颜色,以慰渴怀,又不便特行召见,恐人议论,便想出这个主意,重赏孟昶,连他的侍从家眷也一一赏赐,料定他们必定进宫谢恩,就可见到花蕊夫人。果然如此,那天谢恩,孟昶的母亲李夫人之后就是花蕊夫人。太祖格外留神,觉得她才至座前,便有一种香泽扑入鼻中,令人心醉,仔细端详,只觉得千娇百媚,难以言喻,等到花蕊夫人口称臣妾费氏见驾,愿皇上圣寿无疆时,那一片娇音,如莺簧百啭,呖呖可听,方才把太祖的魂灵唤了回来,但两道眼光,仍射住在花蕊夫人身上,一眨不眨。花蕊夫人也有些觉得,便瞧了太祖一眼,低头敛鬟而退。这临去时的秋波一转,更是勾魂摄魄,直把宋太祖弄得心猿意马。七天后孟昶暴疾而终,年四十七岁,史家多认为是太祖毒死的。太祖听到孟昶已死,辍朝五日,素服发表,赙赠布帛千匹,葬费尽由官给,追封为楚王。太祖见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愈显得明眸皓齿,玉骨珊珊,便乘此机会,把她留在宫中,通令侍宴。花蕊夫人在这时候,身不由己,只得宛转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宋太祖赵匡胤听罢长久不语,连饮三杯,说道你再做一首新的。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再启朱唇: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宋太祖本也是个英雄人物:当年千里送京娘,当年以一条棍棒打遍十八座军州。此时有感于花蕊夫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竟更加深了对花蕊夫人的爱慕之心。饮了几杯酒后的花蕊夫人,红云上颊,更觉妩媚动人,太祖携着花蕊夫人的手,同入寝宫,不久封花蕊夫人为贵妃。自此太祖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里,饮酒听曲。三天后,孟昶复被邀请入宫喝酒。翌日,孟昶重病于塌。十天后,孟昶因纵酒过度不治而亡。次日,一顶凤翚,接了花蕊夫人入宫。这日退朝略早,径向花蕊夫人那里而来,步入宫内,见花蕊夫人正在那里悬着画像,点上香烛,叩头礼拜。太祖不知她供的是什么画像,即向那画像细看去,只见一个人端坐在上,眉目之间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一般,急切之间,又想不起来,只好问花蕊夫人。夫人不意太祖突如其来,被他瞧见自己秘事,心下本就惊慌,见太祖问起,连忙镇定心神,慢慢回答道:“这就是俗传的张仙像,虔诚供奉可得子嗣。”太祖听如此说,笑道:“妃子如此虔诚,朕料张仙必定要送子嗣来的。但张仙虽掌管送生的事,究竟是个神灵,宜在静室中,香花宝柜供养,若供在寝宫里面,未免亵读仙灵,反干罪戾。”夫人听了太祖的话,连忙拜谢。实际上花蕊夫人所供的并不是张仙,而是蜀主孟昶。她本与孟昶相处十分恩爱,自从孟昶暴病身亡,她被太祖威逼人宫,因为贪生怕死,勉承雨露,虽承太祖宠冠六宫,心里总抛不下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亲手画了她的像,背着人,私自礼拜,不料被太祖撞见,只得谎称是张仙。可怜那些宫里的妃嫔,听说供奉张仙可以得子,便都到夫人宫中照样画一幅,供奉起来,希望生个皇子,从此富贵。不久,这张仙送子的画像,竟从禁中传出,连民间妇女要想生儿抱子的,也画一轴张仙,香花顶礼,至今不衰。如此,孟昶九泉有知,也一定会十分感念花蕊夫人了,后人有人咏此事: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泯;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野史上说,花蕊夫人来到大宋之后,第一眼见到她的,是白袍将军赵光义。他们相爱。宋太祖宣花蕊进宫的前一天晚上,她向赵光义求救,然而后来的宋太宗为怕太祖怀疑、自己的野心暴露而矛盾得迟迟不应。花蕊死的那一天,赵光义在猎场林间的小屋里将自己的夺权篡位之谋相告于她,并允诺让她当上大宋之后,母仪天下。骄傲如她,却又怎么会容忍一个男子将自己作为政治的筹码,更何况是自己深爱的男子。于是她假装要去告密,奔向太祖。于是一支箭穿透她背心。临死的时候,她躺在赵匡胤的怀中,眼睛却缓缓地转到赵光义的身上:“皇上……”赵光义的呼吸忽然停住,那一刻,似乎连空气也凝结住了。花蕊用极轻微的声音,挣扎着道:“我有一句话要对晋王说……”赵匡胤疑惑地看着赵光义,他也看到了他的身后,那来时路上扔下的弓箭,他的眼神变得冰冷:“光义,你过来--”赵光义如同木偶般地走到花蕊身边,花蕊的脸上,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她在他的耳边轻轻地说:“我知道,你一定会射这一箭的。”赵光义骤然间,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凝结住了,他失声叫道:“花蕊--”然而没有回应,他看着怀中的花蕊,眼睛已经闭上,嘴角却仍留着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那一刻,犹如醍醐灌顶,他明白了:花蕊,她根本不是想去告密,而是逼他亲手射杀自己!只是有一点赵光义一定始终都不会明白,为什么,就在他们将要天长地久,共享尊荣的前景下,花蕊却要弃他而去,她竟要他亲手射杀她,来做为对他的惩罚吗?故事在这里结束。花蕊夫人死去数年后,赵匡胤死,是为宋太祖。史载:那一夜,太祖夜召晋王(宋太宗),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这烛影斧声,便成为千古之迹。晋王赵光义登基为皇,是为宋太宗。宋太宗灭南唐、北汉,最终一统天下。灭南唐的时候,他得到了南唐的小周后,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唐宫中还有一个妃子,容貌酷似花蕊,他称她为小花蕊夫人。在他一生中,有过无数女人,然而却永远没有一个女人,比得上花蕊的骄傲和狠心,象花蕊一样让他刻骨铭心。而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女人,比得上花蕊的绝世而独立;再没有一个女人,比得上她的聪慧和理智;更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像她那样果敢、冷静而大气地在一代枭雄面前显得那样的宠辱不惊。“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多少年前的诗句萦绕在耳边久久不散,所留下的不仅仅是感动。

发表评论